返回列表 发帖

太乙蟾游说

三.天人合一感而遂通
    武功修炼,武当真传与世间泛传之区别,就在有无“天人合一”。修炼丹法,方能达到“天人合一”之境界。只有武法,而不知丹法为何物,只能大言乎“坐井观天”,茫然乎“盲人摸象”。内执丹道,外显金锋,其高深之武学境界,其中之妙法玄机,世间泛传,实乃不得而知也。
    丹砂炉火,妙手神兵,有诀窍乎?有捷径乎?
    广清师尊说:“汗水加悟性,方能出真功。”舍此别无诀窍,舍此别无捷径。虽寒来暑往,言犹在耳,铭之在心。师传有所得,实受益于此。师传未持法,实失之于此也。
    功夫于实修中求:
    精勤息灭贪嗔痴,功夫无息法自修。所谓修炼,讲究真修实证。一层功夫,一层道理。功夫不上身,道理实无用。功夫若上身,理不言自明。
    太极是无中生有,功夫是潜修暗长。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真修实炼,十年磨一剑。以诚对天,天不负我。天道酬诚,天道酬勤。
    先贤太乙神剑门关亨九先生言道,修炼之人要谨防“四病”:一曰贪,二曰邪,三曰巧,四曰吝。有此四病在身,虽明师,亦难调教也。
    广清师尊尝言:“以量变求质变”。功夫进阶,务在练中求,在勤中求,在悟中求。舍此没有捷径。太乙蟾游功夫,亦是如此。泛观诸多同道,皆因功量不够,所以进境缓慢,所以难达神明。想余当年演化太乙蟾游时,有同道多虑“行功量大,泄气伤身”。幸余对此充耳不闻,方有今日之进境。
    功夫于虚无中求:
    修炼功夫,实一人一天地,一人一法缘。所以应不求而求,求而无求。
    太乙蟾游功夫,亦是如此。不仅真修,还要慧悟。所谓“师父传法,祖师传功”。
    一九九五年,一次广清师尊领大家去公园玩,于演化太乙蟾游时,余忽觉灵台有动,一股热流顺脊柱向上串。随即行功有变,出现了一顿一挫,一张一弛,连绵不断的锤法。当下顿觉,这是八法神锤的幻化颠点锤吧?心中不由窃喜。
    一九九八年,随广清师尊去郊外游玩,于太乙蟾游行功时,曾无形中得八法神剑之传。之前,师尊告诉余带上宝剑,因忙于招呼大家,就疏忽了。在演化太乙蟾游时,慢慢觉得双手中有一个气球,其气清虚之极,后来又变成了水气浑成相溶的水球,透明之极。一会儿化开为掌,手欲握物,呈出剑式。急呼人找来树枝,随感而化。其时天风化雨,游哉悠哉,妙不可言。可惜炼之不勤,慧悟不敏,至今也未达到当时之功境,须有待来日精进。
    二00八年,随广清师尊游武当山,于太子洞前,师尊让余到下面八卦台上炼炼功。当下立于台上,默识于心,顶礼太子神洞。三十六下,合十之手尚自兀开,此时身形开始蜿蜒扭转,蛇形蛹动吐信,继之又演龟形,感应中得玄武神拳之传。至此勤修不辍,功境喜有进展。
    太乙蟾游,应于阴阳显化之中,举一反三,融汇贯通,感而随应,慧悟圆通。或于某一桩法,或于蟾游行功,都或可得到一套功夫,拳中藏刀,掌里夹剑。其中之妙,不可尽言也。余于飞鹰掌.达摩老祖飞龙掌等等浅有涉猎,亦有鉴于此。
    凡事不可强求,偶然之中其实有必然,功夫得失,实囿于法缘。广清师尊说过:“功夫是你的,迟早会得到。功夫不是你的,学了也练不上身。”重在净心诚意,天道酬勤也。
    实修中余之感受是,必修功与太乙蟾游功,实是相辅相成:必修功之火候,须太乙蟾游行功运化,升华;太乙蟾游行功之功力,须必修功火候蕴育。二者互为表里,内外同质,进阶相同。如此方契合太乙混元大法:采气,炼气,运化,升华之功理。以武法运化,以武法升华,遂近炉火纯青也。余之太乙蟾游功,实深受益于太乙混元球十式内功。太乙混元球,衍化太极拳,演化太乙蟾游行功,乃为百功之母也。
    以余近二十载之功修体悟:小练形,必修功,太乙蟾游功,三者实应相辅相成,齐头并进也。
    诗云:
    三传法境地人天,以迹生形象生天。
    阴阳各臻方得密,内外显化造大千。
    初传唯见形迹出,宗传始悟法心传。
    神授真如演道妙,会将神髓谱中观。
    余不揣浅陋,实欲吾同门道友,同涉太乙蟾游行功之妙境也。
    太乙蟾游,神乎其技,且为之赋:
    大象无形,大音希声。太乙蟾游,神乎其形。
    混元一气,得之则灵。龙雷火发,气催形动。
    自然而发,自然而止。随感而应,灵台清明。
    浴乎天地,浴乎神明。有意无意,有形无形。
    行云流水,溪柳迎风。身心俱泰,感而遂通。
    足踏八卦,头顶七星。吞吐六合,旋走九宫。
    兔滚鹰翻,龟蛇同形。龙盘虎踞,凤翔鹤亭。
    骄若游龙,翩若惊鸿。渊停岳峙,气贯长虹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写於 己丑秋吉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