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帖

三月三武当山游学感受

岁月悠悠。不知不觉中,练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功夫已经三年了。当年学了小炼形和玉环桩,小炼形没找到感觉,就没怎么练,玉环桩倒是基本坚持下来。虽然在体力上,以及腿、髋关节的柔软性上有明显的提高,但是要说有什么“功夫”的感觉,那实在是不着边际。关注刘老师的网站也有一段时间了,这次看到老师在武当山传功授法,立即决定千里飞身武当山,学点本领。
由于这飞身是假于外物的,花了我大半天的时间才到。早上六点从北京的家里出发,到襄阳,再转乘大巴到武当山下。买票进山门,坐环保车到南岩,已经快下午4点了。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计划常去武当山的朋友,你买了进山的门票和车票(共240元)后,可以再多花10元钱,就能办一张年票。以后一年内再进山,门票就免了,车票也只要50元。要办这年票,必须持当天购买的门票才能办理。我当时没办,几天后出山的时候再办人家就不给办了。

        到达南岩后,立即就到了刘老师的房间报到。刘老师问了问我以前学的内容,又让我当场演示了一下我的玉环桩,当场就指出我的玉环桩练的“散”,“断”。真是惭愧,练了三年,完全不靠谱。刘老师悉心的指导了每个动作,虽然从大面上说起来就是那几个动作,可是每个动作都跟我练的不一样,这里的细节太重要了。看着刘老师练起来行云流水,简单的很,可自己试一试,却怎么都做不好。这动作虽然不多,要练好可真是大大的不易啊。按照刘老师教的标准动作练习后,立即有一个明显的变化,就是动作慢了很多。我以前练的时候,自己常常感觉推的太快,要有意识的放慢动作。但按照刘老师教的动作练,想快都快不起来。这动作一规范,自己也有一种在“打拳”的感觉,以前觉得这个桩像是伸展运动,完全找不到“拳”的感觉。还有一个大大的收获,就是刘老师传授了“原地”的练法。以往北京冬天雾霾天严重,我就只好不练了。现在学了这一招,冬天空气污染也可以在室内练了,真正是“拳打卧虎之地”。

        三才聚元桩是这次老师传授的一个重点内容。这个桩是采气用的。采天气之气补自身,这听起来太美妙了!这个桩有三式,聚气归元、灵芝献瑞、双仪托华。目前我练了两周左右。
聚气归元的时候,合扣丹庭,放松身心,逐渐感到丹田处有反应,有时丹田所对的命门处也有跳动感。当逐渐转为灵芝献瑞后,双手发涨、厚重,掌心似乎有丝丝凉气,有时手臂上局部也隐隐有气流动或是热的感觉。做灵芝献瑞时,命门处跳动明显。最神奇的是最后一个动作,双手一翻转,就感到有一股大力压在手掌和小臂上,而双手转动的时候,似乎要克服一种力量,当这股力量大的时候,手就转的很慢,这股力量小的时候,手就转的快一些。虽然站着不动,身上还会发热出汗,特别是胸腹处发热。整体来说,三才聚元桩动作简单,气感明显。练这个桩,真时有一种在练内功的感觉。而且这个桩站立不动,对空间没什么需求,到哪儿都能练一练。

        刘老师这次还教了小炼形。金锋抖肘之前也学过,虽然学后没怎么练过,但偶尔试试练个1800是绝对的还有余力的,只是因为没有时间就停下来了。但这次经刘老师把动作校准以后,练100个就已经觉得完全的力不从心了。动作一规范,可真是大不相同啊。经刘老师指点,感觉这个肘向后击出的动作和向前弹出的动作是关键。虽然看着简单,这感觉可真不好找。我回来练了两周,每天360个,只是偶尔能找到感觉。不过,虽然练的不多,但却明显的感觉到肩膀比以前厚实了。有时候练完后,胳膊和手也觉得厚重有力量。

        横运太极手,是团练元气用的。练到180个以后,逐渐感觉两手劳宫穴跳动,两手相对时有点发热。这个动作看似简单,要练的顺畅还是很不容易的。练了两个星期,慢慢的找到点感觉。
        此外,刘老师还传授了坐功和锁喉五法。坐功的时候,老师通过诵念功谱来带功,立即就有学员头部有麻麻的感觉。锁喉五法对于常坐办公室的人来说,可以起到锻炼颈椎的作用。我每次练起来,颈部的骨头都会发出响声,就像是拉动生锈的铁链一样。可见老低头坐着看电脑颈椎是有问题啊。练的时候通过骨关节拉伸,感觉颈部很舒适。刘老师还传授了展风听雷的卧功。这个功我天天练,不过每天晚上一摆姿势,元神马上就飞往爪哇国了。呵呵。所以还没什么感受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这次武当山的教学,使得起坐行卧皆可练功,大大的拓展了练功的范围。总体来说,我发现练功的动作精准非常非常重要。除了前面谈过的玉环桩和小炼形,这是新学的三才聚元桩练起来也有同样的经验,手摆在不同的位置,感受就不一样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刘老师在教学上很有耐心。我由于以往玉环桩练的时间长了,老动作不好改。刘老师多次亲自给我示范。对于各种初级的问题,刘老师也不厌其烦的解答,这对于像我这样练功还没有入门的人来说非常重要。

        除了练习功夫,还沾刘老师的光,不但在太子洞和紫霄宫获赠了两张护身符,还在道观里练了练功。虽然练的时间不长,但在道观里练功感受确实更明显一些。这里面的玄机可能只有功夫高了才能明了吧。怪不得古时候高道总是隔一段时间就要去云游,看来不止是游山玩水啊。

        最后写一个对联,作为总结,希望有机会再跟刘老师学习。
        身传心授,南岩阁上炼功夫,太子洞前思道义,
        水流云在,金顶殿中参造化,紫霄宫里悟玄机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