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当太极拳

话说“夏至”

 

       夏至日是道家灵宝天尊圣诞,灵宝天尊名经宝,居三清的第二位,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,由元始天王的赤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,手捧玉如意。由太元圣母体内降生以后,暂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内的蕊珠阙七映紫霞房中。日夜吸纳玉晨精气、庆云紫烟,凝神集气,幻化成型,然后转世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,寄胎于洪氏,育形为人的肉体。其母怀胎三千七百年,方才将他诞生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峰下。到年长之后,开始参悟道真,一心追求至道。他坐在七宝笃林下,苦思百日,而后遇到元始天尊降临,授予他灵宝大乘之法妙经十部,灵宝天尊遂修成得道。
      “夏至”顾名思义是阳极之至的意思。夏至正是盛阳覆盖其上,而阴气始生于下,所谓“阴阳争死生分”的时节,表示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,而喜阳的生物将逐渐死去。夏至与冬至是最早被人类测得的两天,我国远在以土圭测日的时代,便测到一年之中有一天日影最长而有一天日影最短。但“夏至”这两个字,却在《淮南子》一书中才有所记载。
       太阳在黄经90度“夏至点”时,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,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、黑夜最短的一天,从这一天起,进入炎热季节,天地万物在此时_牛长最旺盛。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,意思是太阳运动到最北的一日。过了夏至,太阳逐渐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,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。从夏至日起,我国气温开始进入最热的阶段。由于夏至后的天气局部地区对流强,降雨范围小,所以有“夏雨隔田坎”的说法。
        夏至三候为:“一候鹿角解;二候蝉始鸣;三候半夏生。”糜与鹿虽属同科,但古人认为,二者一属阴一属阳。鹿的角朝前生,所以属阳。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,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。而糜因属阴,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。第二候的“蝉始鸣”的蝉,在古代写作“蜩”,蝉的种类有很多,有良蝉(五彩蝉)、唐蝉(大蝉)、寒蝉(秋天而鸣)、夏蝉(夏天鸣叫)等很多种。夏蝉也叫知了,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。夏至第三候“半夏生”的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,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,也是一种阴性的植物。由此可见,在炎热的仲夏,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,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。
        我国南方有夏至后数九以示气温变化的歌谣,名曰“夏九九”。这种风俗在明、清时便已有确切记载。古人认为“九”为极数,夏至一阴生,九日一变,经九九八十一天后,阳气衰退而阴气逐渐旺盛,于是天气由暑转凉;而冬至一阳生,经九九八十一天后,阴气衰退而阳气旺盛,天气由寒转热。《夏至九九气候歌》说:“一九二九,扇子不离手;三九二十七,雪水甜如蜜;四九三十六,出汗如沐浴;五九四十五,头戴秋叶舞;六九五十四,乘凉不入寺;七九六十三,上床寻被单;八九七十二.思量盖夹被;九九八十一,家家打炭墼。”
       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,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,以避夏日酷暑,名曰“歇夏”。不单是百官,民间亦有歇夏、歇市的风俗。甚至过去和尚在夏至日也要禁足,不外出去化缘。古代还规定夏至日前后不能晒布、染布和烧炭。农民在夏至日却不能歇夏,他们将菊花的叶子烧成灰撒在田里,不但可以起到追肥的作用,还有驱除虫害的功效。
       夏至时节,人们还有在门户上系彩色丝绸的习俗,目的是为了防止瘟疫人户。我国古代瘟疫极其流行,令人恐怖,那时传说瘟疫是由名叫游光、野重的瘟神疫鬼带来的。在今人看来有趣的是,“知其名者无温疾”—那瘟神疫鬼倒是讲礼讲面,只要你心里知、眼中有,再把“游光”之类名目写在新缣挂在门扇,它就不来为害。于是,夏至门上系新缣,成为风俗。这是一种后来未能广泛流传的风俗,大概是解放后瘟疫已经很少发生的缘故吧。只不过当人们不再重视瘟疫的时候,可怕的瘟疫却又出现了。比如今年的“非典型性肺炎”,一出现便令人们十分恐慌,而在没出现之前,往往忽略了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做好预防。
        古代还有夏至“忌雨”的习俗。农谚说:“夏至风从西北来,园内瓜菜受旱灾。”、“夏至响雷三伏热。”由此可见,人类长期的经验总结是夏至最好无雷无风,气候才会有利于作物的丰收和身体的健康。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(前二天)、二时(中间五天)和末时(后七天),农人最怕的就是“时中下雨”和“时末打雷下雨” (《清嘉录》)。因为这些时候打雷下雨,多半具有梅雨特征,对农作物生长弊多利少;而夏至半月过后,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,作物开始需要水分了,所以农家都盼望分龙日(即农历五月二十日)以后,老天能及时下雨。至今,我国许多农村还流传着这样的气象谚语:“二十分龙二十一雨,石头缝里都是米。”
      “疰夏”是一种季节性病症,主要源于暑热和体质虚弱。古人预防疰夏一般也分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从“立夏”开始,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,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;第二阶段则从夏至开始,有关“夏至防疰夏”,各地都有一些“吃”的风俗,近人胡朴安在《仪征岁时记》中记载道:“夏至节,人家研豌豆粉,拌蔗霜为糕,馈送亲戚,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,谓食之不疰夏。”这说的便是豌豆糕,也叫豌豆黄,因为豌豆具有退火去暑的功效,是很适合夏季食用的食品。
        夏至日食俗中还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的说法。夏至食面。一般指的是面条。南方的面条品种多。如阳春面(光面)、干汤(酱油、葱花、猪油拌面)、菜熬面、肉丝面、油渣面、三鲜面、片儿川、肉丝炒面、过桥面及夏季的麻油凉拌面等许多品种。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。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,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。所以这日南方也有做麦糊烧的食俗,即以麦粉调糊,摊为薄饼烤熟食之。

        旧时,人不分贫富,夏至日要祭祠先祖,俗称“做夏至”。除常规供品外,特加一盘蒲丝饼。这是人们在尝新的同时,亦不忘让祖先也一同品尝丰收的喜悦。夏至日樱桃已普遍成熟,而果中仙品的荔枝也已上市,正是品尝的大好时机。